糖心新入口:糖心vlogt 010app-“沪九条”精准击中需求,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感叹“春天来了”

频道:热点 日期: 浏览:1

“上海内容创作者的春天来了。”7月15日,地产领域内容创作者“真叫卢俊”账号主理人卢俊在朋友圈写道,同时转发了《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举措》)。

看到《若干举措》,“滤镜粉碎机”UP主毕珩也觉得吃下一颗定心丸。无论是优质内容创作激励、人才落户便利,还是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,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举措。

7月15日,上海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网信办推出《若干举措》,明确了促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9条扶持政策,可概括为“沪九条”,涉及资金激励、人才政策、场景建设、出海扶持等方面。同时,黄浦、杨浦两大“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”率先开设网信服务快速通道,提供线上线下双轨服务,高效响应创作主体需求。

“对行业的认可,让我们感到温暖”

在卢俊看来,《若干举措》是官方第一次明确对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的认可,“这是最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事情,是对整个行业的尊重和认同。”

具体措施中,卢俊最关心的是产业配套和人才引进。

他表示,对于内容创业团队来说,人力成本和办公成本是主要开支。“真叫卢俊”团队成员工作时间比较弹性,加班在所难免;90%成员是外地人,住在上海不同地方,所以办公场地必须在市中心,这就意味着房租成本较高。

《若干举措》中提到,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提供共享办公空间、行业交流空间,支持集聚区相关办公场所为入驻的创作者、创业企业,提供相关优惠政策。这恰恰击中了卢俊的需求,“办公场地是很现实的支出考量,这次杨浦、黄浦都有支持,我们到时候也会去看看场地,寻找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。”

人才欠缺是内容创作行业最大的难点。“招人是比较难的。如何让面试者相信我们是一家正规公司,其实比较难。如果官方给我们一些认定或奖励,提供名义上的认可,对我们招人会很有帮助。”卢俊提到,由于高校对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认知比较模糊,他们难以进入校园招聘应届生,后续希望能对接高校资源定向招聘。《若干举措》中还提到,对优秀创作者予以落户支持,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自外地的团队来说,也会是强有力的支持。

深耕房地产领域内容创作9年,卢俊注意到,尽管平台、传播形式在变化,但上海大部分的内容创作者都贯彻长期主义,坚守内容本身的品质。另外,上海有比较强的垂直行业内容创业基因,比如房地产、财经、金融,每个垂直领域都有人在深耕。

《若干举措》出台后,他更加期待具体细则的落地。比如相关部门能否提供一个服务站,和内容创作者进行对接,共享直播间、录音室、摄影棚等设施;又能否提供机会和渠道,让互联网内容创作者跟主流媒体、政府或是特定行业进行内容共创,“上海在垂直行业的内容生态做得很扎实,共创有望激发出更大的能量”。

“有人说上海的创业成本高,但上海的互联网土壤很厚,行业最多元,客群最丰富,特别适合内容创业。”卢俊表示,“《若干举措》提供的各种优惠和支持,将进一步激发上海的内容创业活力,我相信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。”

“政策的示范效应是对创作环境的鼓励”

《若干举措》刚一公布,毕珩就关注到其中关于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”及“完善职业发展通道”的措施。

以毕珩自身为例,已经错过应届毕业生落户窗口期的他,只能通过“居转户”的方式落户。在《若干举措》发布前,对于内容创作者职称评定的空白,让他需要考虑“通过缴纳社保基数达到上年度社平工资2倍”的方式落户,这对从业者来说是不小的压力。

“上海提供的创作环境、选题和素材的丰富度,一直是全国的内容创作者都向往的。在‘沪九条’之前,上海对创作者们的吸引力很大,但创作者对上海的归属感不够。”毕珩直言,无论是出于个人生活的未来预期,或对职业方向的长远规划,《若干举措》对创作者们而言都是一颗定心丸,“从感受度的角度来说,落户更是上海对于内容创作者的尊重和认可。”

谈及内容创作,他表示,优质视频作品需要专业设备与精良制作的支持,并非“零成本”。创业初期,“滤镜粉碎机”第一条视频就收获了10万粉丝,即便如此,他们首次“变现”也在半年之后。对于更多腰部的、新兴的内容创作者来说,在“被看见”前,可能要经历数月乃至数年的籍籍无名,直到爆款出现才能有收益。

“内容创作不同于标准化商品。首先是收益很难准确预测;其次,在没有达到一定体量前,你的创作都是在‘为爱发电’。”毕珩说,无论是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,还是优质内容创作激励,都能减少先期的资金压力,政策支持多多益善。

在视频内容创作中,除了能看见的设备、人员、资金投入外,为内容寻找到合适的承载场景,也耗费了创作者们大量心力。此前“滤镜粉碎机”团队在拍摄一个宠物题材的场景时,尽管前期已就拍摄时间、脚本方案、内容露出等与拍摄对象进行确认,但拍摄街区周边环境时,有商户提出了不愿出镜的诉求,团队只得多花两天时间重新寻找场景。

“项目一旦处于执行阶段,额外耗费的时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。”毕珩告诉记者,如今《若干举措》中“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”的措施,将大大节省团队的沟通成本,保证团队对于创作场景的稳定预期。

同时,“支持黄浦区、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、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”的举措,在毕珩看来十分具有示范效应。

“长远来看,在聚集区内,可能会有更多的场景被带动进来提供支持。在聚集区外,也能提高整个社会对内容创作的包容度及支持度。这种示范效应本身就是对创作环境的鼓励。”毕珩认为,示范效应的形成也能消弭创作者与拍摄对象的顾虑,形成创作的共识边界,促成内容创作生态的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