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5日,上海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。全市上半年GDP为26222.15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1%,实现“时间过半、完成任务过半”的目标。
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之下,竞争激烈的技术赛跑过程中,上海上半年经济“稳”字当头,并持续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。聚焦产业新动能和外贸进出口,上海多项数据增长喜人,甚至有的达到近年来同期峰值。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这座超大城市展现了自身的活力与韧性。
逆势而上——科创和消费活力正盛
稳中向好,同样也在持续向“新”而行。
上半年,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0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.6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.1个百分点。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加快增长,上半年全市工业战新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.7%,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.1%,其中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.7%、12.3%和4.4%。此外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.1%,其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.3倍。
毫无疑问,人工智能产业当下是上海发展的绝对重点之一。4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“模速空间”调研时指出,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,正迎来爆发式发展,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,加大探索力度,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,产生示范效应。
市经信委表示,上海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方面,已然形成了“企业倍增、规模倍增、人才倍增”的格局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,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达到394家,产业营收超过1180亿元,同比增长29%,利润总额增长65%。上海的人工智能人才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更是接近1/3。
论开放,上海有国内首个超5000平方米的虚实融合训练场,开源社区用户超1000万;论治理,上海早早出台《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》;论要素,上海集聚AI人才30万人,顶尖领军人才超百人,14所高校设有AI研究院。
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,上海的产业创新生态基础毋庸置疑。7月26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又将拉开帷幕,7万平方米展区、800余家参展企业、40余款大模型、3000余款展品,规模空前的展览将再次证明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。

2025年7月5日,上海乐高乐园,游客正在体验乐高大飞车项目。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
当然,不仅仅是科技创新,如今“上海之夏”国际消费季如火如荼,消费活力同样正盛。从乐高世界玩乐节、迪士尼度假区夏季庆典到上海国际动漫月、上海旅游节,文旅商体展各类活动齐上阵。上半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以及一轮又一轮的“乐·上海”服务消费券,都收获了显著成效。
数据显示,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.41亿元,同比增长1.7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.8个百分点。受以旧换新政策影响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3.9%,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.3倍。
先抑后扬——上海外贸的韧性曲线
事实上,在进出口贸易中,也可以透过新动能产业占比的回升看到上海的科创活力。
上半年,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.4亿元,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5.2%。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占比都超过10%。其中,电动汽车6月份出口55.2亿元,增长55.5%,增速达到近23个月最高;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.9倍,产品已经打开欧美等高端市场的大门。

2025年5月22日,上海洋山深水港,中远海运巴拿马籍波士顿轮,在完成了2600个标准集装箱的装卸任务后解缆起航驶向美国。视觉中国 资料图
而回到上海上半年的外贸整体发展,应该说走出了一条“先抑后扬”的韧性曲线。上海海关数据显示,上半年,上海市货物贸易进出口2.15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.4%。其中,出口9528.7亿元,增长11.2%,较全国高4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二季度上海的进出口达到1.14万亿元,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,7.2%的增速相比一季度由降转增,同时创下近8个季度的最高增速。
面对关税战冲击等复杂影响因素,上海外贸顶住重重压力,实现了稳步前行。在上半年外贸企业一度“拉响警报”的时候,上海再次展现了城市的战略敏捷,从政策供给出发,以一系列举措为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。
上海海关在上半年出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33项措施,联动各区政府开展“关长送政策上门”200余次,帮助企业抢抓“窗口期”。各项政策支持下,货物通关效率更高,多类产品被纳入远程属地查检试点范围,作业时长压缩一半以上。近2万款全球或区域首发新品检验监管更灵活,多项惠企政策服务实现“免审即享”。
通关更快、成本更低,便为企业释放了压力,“扬帆出海”灵活畅通。而在对美出口市场遭受严重冲击之时,上海也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,拓展市场渠道。
一方面,上半年非美市场出口增量尤为显著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8872.8亿元,增长11.8%,占比41.3%。对东盟增长10.9%,对金砖成员国增长16.5%,对中东17国增长21.5%。出口方面,对非美市场的出口增长更是达到16.1%,增量1170.2亿元。
另一方面,出口转内销得到有力支持。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,都能够看到外贸商品展销专区,外贸企业能够获得免费场地、免费宣传、线上直播等支持。
系列政策加持下,上海外贸业中的民营企业活力不断激发。数据显示,民营企业进出口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。上半年,民营企业进出口8182.8亿元,增长23.6%,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超过38%。
韧性十足,稳中求进。推进“五个中心”建设的进程中,上海经济的“半年报”作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,背后是上半年不断保持的产业定力和战略敏捷。展望前路,从眼下的“上海之夏”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到百天之后的进博会,一个个分量十足的节点必将形成一条求新求进的增长曲线。